端午時節, 包了鹹粽,煮了豬腳, 過了端午,卻彷彿還沒吃到想吃的, 關鍵點就在今年還沒吃到又香又甜的湖州粽!!說起湖州粽, 以前媽媽都會在端午節包南部粽一到長尾巴的前夕, 廚房充滿粽葉香味, 連接好幾天, 好像生日的祝福順著粽香可以持續好幾天。
有趣的是, 媽媽是番薯, 爸爸是芋頭, 這樣的婚姻註定兩人生長環境不同的衝突拼命嫌麵食的是老爸, 一直強調不是北方人。 而道地土生土長的老媽卻精通北方麵食甚至中西料理,一到過年過節, 還是作拿手的南部粽, 因為老媽最討厭黏黏的粽子。而父女倆喜歡軟軟香香的湖州粽, 逼得老媽偶一為之做做意思一下。
早年家租眷村的房子, 短短的籬笆, 卻藏著不斷的人情味, 從眷村頭到眷村尾, 即使不是端午節, 也會有眷村的鄰居閒來綁幾個粽子分送鄰居, 更別說在端午前夕, 整村都是粽葉清香, 各省的粽子就在媽媽們熱心雙手傳遞下傳到各家院子。那時後可說嘗遍大家南北的粽子, 有甜膩的湖州甜鹹粽, 有包臘肉的, 有包素料的, 還有滿滿都是肥豬肉各式各樣的粽子, 再加上老媽的南部粽, 家裡的屋簷下經常掛著一串串的粽子樹, 經過時孩子們就對著粽子樹猛吸兩口, 再來就是老媽掀開剛蒸好粽子熱騰騰的蒸鍋, 撈出一串串飽滿香逸四散的粽子!!對那些粽子, 一個小女生是無法完全消化的, 也不知每年端午節, 那些粽子是怎麼銷出去的。
後來家裡只剩母女倆, 老媽懶的做, 都從菜市場買, 不知為何, 市場買來的總是不比自己家中廚房做的, 缺乏手做感覺的香味。漸漸的, 只要是粽子, 都覺得沒有胃口去吃它。
如今在海外 粽葉不算好買, 材料要自己做, 板油忘了怎麼做, 卻因海棉寶寶和拔拔一句話: “ 我們要吃粽子”, 就像充電一樣有了動力, 先做了南部粽, 讓自己廚房充滿粽子香後, 似乎有了新的力量, 開始想做小時候最喜歡的夢幻粽---又香又甜, 在打開粽葉的那一剎那, 入口即化的板油伴隨又香又滑的甜豆沙, 真是吃的夢幻極品!! 問題是忘了板油是如何產生的, 依稀是向肉店買豬油還是直接買板油, 全都忘了!! 只好隨便拿上次綁鹹粽剩下的肩膀肉上的一塊豬油皮拿來充數。
紅豆沙兩斤,電鍋蒸熟放果汁機後, 倒進大炒鍋
黃砂糖一杯半
奶油一條
用中火及愛心翻炒,這時候在炎熱的沒有空調的夏威夷廚房,炒像岩漿的豆沙, 還真需要有超級的愛心去製作愛心豆沙呢!!
加奶油, 慢慢倒黃砂糖, 轉小火,直到水份蒸發,慢慢變黏稠,起鍋待涼。
糯米, 綠豆仁泡水,待用
粽葉(處理方式同鹹粽)
湖州粽好像是長長纖細的美女, 所以在折粽葉時除了剛開始折一個小漏斗後, 填的米要順長形方向走, 輕輕壓一下頂端, 讓米慢慢集中成一個類長方形, 往裡折回, 兩邊慢慢收邊, 湖州粽包的工夫比較細一點 , 因為它是長型的, 沒有把空隙填滿, 很容易在收口時癱掉, 這時仔細把多餘的米粒剔掉兩邊收口, 用約 一公尺 繩子先兩頭打結, 一頭先順著粽身放在尾部, 另一頭慢慢從頭捆到尾, 跟另一頭會合, 打個死結,就出現一個穠纖合度的美粽了!!
放進電鍋, 十個粽子跟鹹粽一樣, 內鍋淹過粽頂, 外鍋八分滿, 但等電鍋跳起後再加水再蒸一次, 幸福的感覺重現!! (不過生豬油的味道沒有處理過的板油來得香, 吃的時候剔掉) 配著日本買的櫻花漬泡的茶, 吹彿著赤道黃昏徐徐涼風, 夏威夷的幸福自由心中來!!
備註: 冰箱裡有韓國超市買的柚子茶, 把櫻花漬洗掉鹽巴, 放入柚子茶中,看看跟櫻花會有怎麼樣的奇異邂逅, 結論是: 甜甜的柚子茶加櫻花淡淡香味, 沖掉一些甜味, 增加不同風味. 加入在local超市買來的藍色櫻花杯, 各地風情集一身的櫻花茶.